我家餐館經濟實惠也乾淨,食材新鮮味道好,為什麼生意卻比不上那些只會做網絡營銷卻沒什麼真材實料的網紅店?

  相信很多餐飲人都會有這樣的困惑。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

  我們可以根據以下這個案例進行細細分析,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給更多的餐飲商家一些開店啓示。

  老張在某古鎮旅遊景區開了一家主打當地特色的餐館,主推產品是當地特色,手打年糕和手工臘腸。多年來,兢兢業業用心經營餐館,用最好的食材、全是手工製作,希望讓遊客吃到當地最正宗的特色食品。

  本來生意也挺好,自從對面開了一家善於營銷的網紅店,老張的餐館生意就變得冷清了很多。本來老張毫不在意,覺得遊客也就圖個新鮮,久了就厭倦了。直到發現虧了半年,老張才急了,來問我解決辦法,而且十分不解這種狀況:“為什麼我這麼用心做產品,生意卻比不過那些花裏胡哨的網紅店?”

  我幫他分析了一下問題出在哪些方面。

  問題一:只懂產品不懂用户 相當於自娛自樂

  從案例中可以看出一點,老張只專注於用心做好自家的產品,但從來不考慮顧客的需求是什麼。

  這家店的選址其實很好,處於景區,客流量很大,也決定了餐館的目標用户是景區遊客。而遊客最大的特點就是流動性大,遊客不會有時間和精力先去了解一家餐廳再進去用餐,所以老張只一味地想用良心產品去打動遊客,肯定是行不通的。因為遊客一般只會去一次這個景區,沒有回頭客一説,也沒辦法在到店以前就體驗到該店的產品,這是餐廳的劣勢。

  老張最應該做的其實是讓顧客能夠一眼看中餐館的好處,並願意進店品嚐,而不是佛性開店,讓顧客自己進來,吃過之後才知道餐館的菜品好吃。

  只專注做產品並滿意自己的產品做得有多好,而不從顧客角度出發去思考他們的需求,相當於是自娛自樂。

  問題二:排斥營銷,將潛在顧客擋在門外

  從案例中可以看出來,老張對於網紅店用五花八門的營銷手段是表示非常不屑的。老張是七十年代的人,對營銷手段也不瞭解,只會踏踏實實地做事,覺得好的產品顧客總會看到,但是前面也説了,景區的遊客一般不會花時間去了解你這家店。

  遊客為什麼去對面的網紅店而不來老張的餐館,不是因為網紅店做得有多好,而是因為遊客根本不知道老張的餐館,又怎麼會願意進店吃飯呢?

  老張自己不會做營銷,而且還很排斥營銷,因為很多人對自己不瞭解的東西都會有種本能的排斥。但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餐飲店想要持續經營下去,營銷手段是必然要有的。

  原因已經找到,那麼這家餐廳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方案一

  餐館裝修要體現古鎮特色

  老張餐館的面向的消費者都是古鎮景區的遊客,遊客一般只會去一次這個景區,進店消費也一般只會有一次機會,所以老張首先要在餐館的裝修風格上做文章,餐館的外觀要著重體現古鎮特色,一眼就抓住遊客的眼球。把客人吸引進來了,才有機會給他們展示自己店裏的產品有多好。

  方案二

  學會營銷手段,進行網絡營銷

  遊客在去一個景區遊玩之前,一般都會上網找攻略,包括有什麼好吃好玩的,所以網絡營銷絕對不能少。

  可以通過網絡發帖,增加曝光量,介紹自己的餐館時,著重進行故事包裝,把餐館老闆用心服務顧客的理念體現出來。

  也可以通過社羣營銷,在網上發帖時留下自己的微訊號,讓想來景區的遊客來加他,然後把這些遊客拉進微信羣,利用商家活動工具在羣裏釋出一些抽獎、優惠券、砍價等活動。這類的商家活動工具也有很多,比如 “導流寶” 公眾號,提供各種免費的商家活動工具與活動攻略,並且擁有 “72 投” 廣告平台的廣告資源,覆蓋 8 億用户,支援日曝光 10 億多次,最重要的是送免費試投,有效果再付費。

  方案三

  突出餐館的亮點,讓顧客一眼看到

  每家店鋪都要突出自己的亮點,就算是很小的亮點,也一定要突出放大,這樣才會讓顧客看到這家店和其他店的區別。老張的餐館最大的亮點就是堅持傳統手工製作工藝,這也符合現在消費者的消費潮流,所以要儘可能把這個亮點放大,讓消費者感受到這家店的與眾不同。

  可以在餐館門口展示手打年糕和手工臘腸的製作過程,最好再加點聲色效果,能夠吸引遊客過來觀賞,進而進店消費。產品做得好固然重要,但是一定要能夠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發現這裏有家很好的餐館,才有機會做成更多的生意。

  方案四

  面對同行競爭,不能一味降價

  餐飲行業競爭激烈,很多餐飲人都會通過降價來進行低價競爭。可是一味地降價只會陷入降價漩渦裏,一降再降,最後把店鋪拖垮。產品價格太低還會讓顧客對產品的質量產生質疑。而根據自己的產品價值,適當抬高價格,反而會讓顧客對產品的價值和品質產生認同。

  以上是關於老張餐館進行的一個案例解析,希望通過這個案例,讓各位餐飲人在經營餐廳的時候能夠有更多的幫助和啓發。

  當然其他行業也都類似。